发布日期:2022-04-20 14:09 点击次数:175
手机拍花朵失误集锦,难怪照片不美艳,准确的办法在后面
冬天也有花儿拍。
比如说,这时节正在开花的腊梅,和红梅,就是冬季主打的拍摄题材。
图1:红梅
不过,腊梅和红梅,固然美艳,但并不好拍。
在前两期的文章中,侍墨为行家详尽介绍了腊梅和梅花的摄影技巧。
本期摄影点评,侍墨为行家带来的,是用手机拍摄花朵的珍视事项。
毕竟,冬天用手机摄影拍花朵,照旧挺受行家款待的。
图2:腊梅
是以,教给行家手机拍照技巧,挑高摄影出片率,也是专有实用的。
创作不松懈,点赞是心意,打赏是鼓励。
甘愿宁可给侍墨“赞同”的好友,可以大略掀开文章末尾,
继续点击“赞同”就可以大略了。
金额任意,不强求。
图3.照片来自粉丝“狗狗44”。
粉丝留言:如许构图是否可以大略
侍墨点评一
侍墨之前在腊梅摄影技巧的文章均分享过,拍摄腊梅,可以大略选择开在枝头末尾的花朵,举动摄影主体。
这张照片就是。
图3-2
这张照片中的腊梅,就是开在枝头末尾的。
这个花枝是“人”字形的,顺着这个花枝的机关取景——顺势而为,是最佳构图方案。
腊梅上面晶莹剔透的水珠,也为花朵添加了不少灵气。
图3-3
不过,拍摄思路是对的,拍摄培养偶然就能称心。
这张照片最清楚的题目,就是留白不敷。
如图所示,第一朵花的下边,第三朵花的右边,都别国留白。
花朵距离边框太近,留白不及,会影响团体美感。
图3-4
这个“人”字形的腊梅,全体有三朵花和四个花苞。
这三朵花当中,哪一朵才是摄影主体?
或者说,对焦点答该放在哪一朵花上面?
原则上,哪一朵花最鲜嫩,哪一朵花就是摄影主体。
图3-5
在花朵众的情况下,吾们正常会挑选:
1、画面占比最大的花朵,举动摄影主体。比如3.号花;
2、独力出来的一朵花,举动摄影主体。比如1.号花。
或者,选择距离镜头比来的花朵,举动摄影主体。
图3-6
这张照片,吾幼我的提出是,用第一朵花对焦比较适合。
由于,第一朵花是单独开在枝头的。
另表,第一朵和第三朵花的界限,留白再众一些,培养会更好。
图4.照片来自粉丝“上海正人如兰”。
粉丝留言:带图顶一下!
侍墨点评二
这张照片,长处和缺陷都很清楚。
先说长处吧:
对焦点在花蕊上,测光也比较准。
图4-2
用花蕊对焦,花蕊就鲜嫩;用花朵测光,花朵正常也不会过曝。
腊梅的花朵这么黄,花瓣又这么薄,伪如测光禁止,很松懈拍成一片糊的。
而在这张照片里,花瓣细腻的纹理被拍得很澄莹。
图4-3
但是,这张照片中有两个很清楚的舛讹,影响了结果的拍摄培养。
第一个拍个失误,就是照片的比例过失。
用手机拍摄照片,确立好照片的比例是第一步。
比例过失,很难构图。
手机照片的默认比例是4:3,而周至屏的比例是18:9。
你觉得“周至屏”是你占便宜了吗?
究竟其实是,你用“周至屏”模式拍摄的每一张照片,都被手机给裁剪了。
图4-4
这张照片的第二个舛讹,是摄影背景中的程度线歪斜的怪异清楚。
照片的背景中有一栋楼。
楼房是歪的。
构筑物答该垂直于程度线。
伪如楼房歪了,程度线肯定也是歪的。
非论拍摄什么题材,“横平竖直”都是构图取景的第一步。
程度线歪了,照片就无须望了。
图5
用手机拍摄花朵,伪如不想受到“横平竖直”的局限,可以大略采用点测光的方式,压黑摄影背景。
用花朵上面比较亮的单方测光。
摄影主题有光,而摄影背景别国光。
摄影背景就会被拍摄成黑黑色的。
摄影背景内里有什么都望不清了。
图6
不想拍照的时候有“程度线”,也可以大略向上抬拍。
用蓝天举动摄影背景,也是一个拍摄思路。
用天空举动摄影背景,就别国程度线了。
图7
天气好的时候,天空是蓝的。
天气不好的时候,天空是灰白色的。
比如阴天、下雪。
向上抬拍,获得清白的摄影背景,也可以大略避免露出程度线。
图7-2
不想让摄影背景中露出程度线,也可以大略采用白墙或者是红墙、灰墙……等等单一颜色的摄影背景。
总之,伪如摄影背景中露出程度线,就必定要保持横平竖直。
这也是拍好照片的第一步。
不然,照片就废了。
图8.照片来自粉丝“许昌欧阳新德”。
粉丝留言:用幼米手机拍腊梅
侍墨点评三
这张照片采用了对角线构图。
用蓝天举动摄影背景,很清白。
图8-2
蓝天和腊梅明黄色的花儿,形成了很明明的颜色对比。
腊梅是摄影主体。腊梅的枝条,既是对角线,又是视觉引导线。
图8-3
不过,这张照片的画质有清楚的题目。
用手机长焦远距离拍摄花朵,必定不及使劲推到底。
由于,长焦推到头,那就是一个“放大+裁剪”。
会殉难画质。
你细致望一下这张照片中的腊梅,是不是花瓣的边缘都是暧昧的?
图9
用长焦拍腊梅,不是不走,但必定要保证画质。
长焦推往常,花瓣的边缘必定要鲜嫩才走。
参考上图。花瓣鲜嫩,花朵才不会糊。
图10,照片来自粉丝“直心1”。
粉丝留言:再发一张
侍墨点评四
这张照片,长处有两个:
其一,是用花朵对焦和测光。
图10-2
细致望,花蕊很澄莹——由于对焦点是放在花蕊上面的。
花瓣的纹理也有,由于测光点也是放在花朵上面的。
而且,用花朵测光,还可以大略首到压黑摄影背景的培养。
图10-3
这张照片的第二个长处,是采用了对角线构图。
不过,第一朵花的位置照旧有些贴边。
拍摄开在枝头的花朵,照旧答该众一些留白。
图10-4
这张照片最大的题目,在于手机人工智能给别家的虚化培养太伪了。
团结朵花上面的团结片花瓣,居然都不在团结个焦平面上。
团结片花瓣,边缘暧昧,内里鲜嫩。是不契合照片逻辑的——这又不是在拍摄微距。
图11
手机人工智能的虚化培养,望上往挺强,但是用首来没谱。
一相遇弄巧成拙。
原来是模拟切实拍摄的培养,然而却是“一刀切”。
切实拍摄出来的虚化培养是怎样的呢?
图11-2
参考一下示例图11中的三段枝条。
第一段是最鲜嫩的,由于处于对焦范围之内。
第二段是稍微虚化的,第三段是更加暧昧的。
虚化培养慢慢递进,这才是切实拍摄出来的虚化培养。
总结一下本期摄影点评分享的“手机摄影避坑技巧”——
1、手机照片的原首比例是4:3。
18:9的周至屏培养,是手机替你裁剪了双方后的培养,并不是你在占便宜。
确立成18:9,照片很窄,会给取景构图增补难度。
2、当摄影背景中露出程度线,必须保证横平竖直。
横平竖直是拍好照片的第一步,没得协商。
3、手机长焦不要推到底。不然就是放大加裁剪,会殉难画质。
拍照片肯定是要拍鲜嫩的,是吧?照片一片糊,就是废片。
4、手机人工智能不靠谱。
虚化培养反复是“一刀切”……太伪了。
照片是拍出来的,不是人工智能算出来的。不靠谱的功能严肃着用……不会用就别用。
侍墨分享的摄影技巧,您都学会了吗?
望侍墨点评,每天前进一点点!
款待您在评论区上传照片,一首交流、分享拍摄经验。
也款待打赏,众众好善。